本网讯(通讯员 李洋洋 杨小婷 陈雯茜)5月30日下午,“弘扬三个精神,劳模走进校园”宣讲活动在武汉工商学院举行,活动共邀请了徐恭义、姚婕、熊茂垠、吴海燕、魏凡五位劳模工匠,他们结合各自的成长经历、创新创造的苦乐,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最朴实的语言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新闻记者、武汉工商学院校友魏凡作为唯一的“90后”代表,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访、发布新闻报道的经历与体会。他告诉学弟学妹们,作为新闻人,要有一颗赤诚之心,勇于担当,敢于发声,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力量;在工作岗位上,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荆楚楷模、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徐恭义分享了自己从业40年来的工作经历与体会。作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他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桥梁设计与建造技术,不断推动我国桥梁技术的进步。“我要建造留存永世的桥梁”,徐恭义的这句话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同学们。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姚婕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的站务员成长为武汉地铁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的故事。“为每一位老百姓的出行做好服务,让他们省心、舒心、暖心,是我的职责所在。”她始终把乘客当成亲人,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坚持不懈为乘客办实事做好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熊茂垠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他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并不断尝试跨岗业、跨专业、跨职业奋斗,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今不仅创办了湖北大纲律师事务所,还成了国家乒乓球一级裁判与湖北省乒乓球协会副会长。他告诉同学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不断学习,注重实践,努力奋斗,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做幸福的奋斗者。
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荆楚工匠获得者吴海燕是一名公司的配音导演,她从职业之路、创业之路、创新之路、公益之路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与声音打交道的27年,用声音创造价值的经历,她呼吁广大同学要选择热爱的职业,选择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选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选择善良作为人生的信条。
宣讲会现场还举行了劳模工匠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会,学生们纷纷向五位劳模工匠提问,劳模工匠们则纷纷结合各自的工作经历耐心解答。在这一问一答间,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武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员刘生元鼓励同学们要向劳模学习,向工匠看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技能本领,用劳动和创造点亮青春航程的灯塔,在人生的旅途中谱写“技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动人篇章。
湖北省总工会科教文卫体工会主席熊晓泉希望广大学生以劳模工匠为榜样,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发扬奉献精神和龙马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努力成长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与劳模工匠面对面交流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劳动光荣,创造伟大。这些劳模工匠就像一面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应用技术学院2023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林雅卉分享道。
据悉,本次宣讲会由湖北省总工会主办,湖北省劳动模范协会与武汉工商学院承办,来自湖北省总工会科教文卫体工会、湖北省劳动模范协会的领导,以及武汉工商学院的6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