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客户端:高中舍友充当“人工闹钟”,听障女孩来汉上大学了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9-11浏览次数:203

李子怡来校报到时在新生报到墙留影。 通讯员梁家铭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高中三年,在室友提供的“人工闹钟”的帮助下,听障女孩李子怡如愿成为武汉工商学院大一新生。9月8日,李子怡来到武汉工商学院报到,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她满怀期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子怡今年18岁,来自湖北仙桃市,初三时因病近乎失聪,被确诊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经过治疗高一时双耳佩戴上了助听器。尽管如此,她的听力也只能达到正常人的60%。

糟糕的听力给李子怡高中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一方面,随着听力下降,听课效率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助听器成为她的“耳朵”,也成了她内心过不去的一道坎。

担心她听不清,老师在教室前两排为她保留了一个座位,班主任也常常给予暖心鼓励,口头禅就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由于晚上睡觉时要摘掉助听器,任何闹钟对她都无效,舍友就轮流充当起“人工闹钟”,每天叫她起床。同学还会把自己的课堂笔记借给她复习。

回到家中,李子怡也获得了父母的悉心照顾和耐心引导。李子怡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听力不好,但和家人交流一直都很轻松。爸爸妈妈总会说,“你慢慢讲,不要着急”。每次放假回家,不管考试成绩如何,他们都会鼓励她,“只要开心健康就好”。

李子怡在武汉工商学院图书馆看书。  通讯员梁家铭 摄

在周围人的暖心帮助下,李子怡变得积极乐观起来,渐渐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战胜了心中的那道坎。她回忆道:“高一时,偶然有一天,我看到足球竞彩app排名一位老师带着耳挂式助听器讲课,大方地展示在众人面前。”老师身上的那份自信和坦然让李子怡备受鼓舞,原本迷茫的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高一下学期,李子怡做了一件大胆的决定:主动竞选班级团支书。她希望能够为班级服务,回馈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结果这一当就是两年,她努力克服障碍,勇往直前,一边刻苦学习,一边认真做好团支书的各项工作

高考成绩公布后,李子怡第一志愿填报了武汉工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如愿被录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新生报到首日,李子怡便在父母陪同下高兴地来到大学。

“‘人工闹钟’会在李子怡的寝室继续下去。”该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孔少敏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李子怡寝室同学已主动提出来帮助她,学院还会依据李子怡的需求和困难给予帮助,让她在大学更好地学习生活。

李子怡表示,本科毕业后,她还想考听力与语言康复学专业研究生,通过专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听障人士能够重新听到世界的声音。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杨培 孙欢欢)

原链接:http://www.app.dawuhanapp.com/p/28564271.html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